拉姆雷克撒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萬書網www.wanshutxt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明朝的內閣制度出現之後,難道每一代皇帝就沒有想過廢除?亦或是,當初英國國王為什麼不廢除議會制?是他們真的認可這項制度麼?

當然不是。

這一切都源自於制度帶來的慣性!

過慣性,實際上就是一種路徑依賴。當一種事物,成為個體普遍約定俗成,或者從思想意識上認可的東西的時候,那麼,認可度越高,在其行為意識上的慣性就越大。這種慣性,甚至在促使其成立的利益條件不復存在的時候,依然可以運作一段時間。這其中,既有先驅的利益構造結構的完備,又有各種思想文化層面的強調。因此,在某種程度而言,慣性,本質是一種依賴。依賴的背後,是個體對利益結構的高度認同。而依賴延續時間的長短,則大多是文化思想的功勞。

因此,慣性的底色,一定是利益。之所以能夠形成慣性,一定是該事物首先能夠獲得支持。能夠獲得支持的,必然是代表了一定範圍內羣體的利益。就人類社會而言,私有財產的出現,是一個質的飛躍。私有財產,就是個體利益。到後來,就有了羣體利益,因此,在社會學也好,政治經濟學也好,都有了集團理論。所謂集團,即以利益結構為分類基準。因此,大致可以説,利益結構的變化,才是歷史發展的一條隱性卻極為有張力的演變線索。

從經濟學的視角,重新去看歷史,就會發現,羣體的分類,根本的東西就是以經濟層級來分類的。其它一切的名頭也好,身份也罷,不過都是這種分類的表象,後者説是用比較多元化的描述方式,再次把羣體細分。但是,再怎麼細分,最終仍然是經濟層級的細分。按照這個邏輯,也就是説,在某種具備鮮明經濟層級細分的事物上,只要站在了某個位置上,能獲得更大的收益,那麼,這個位置在未來的運行中,對人們就會產生更大的慣性。

當內閣和英國議會形成之後,它們得到了一個和皇權利益並不一致的利益集團的支持!

在明朝,這些利益集團是文官集團!而文官集團實際上本身代表了地方士紳集團和大地主的利益。他們需要有人限制皇帝,讓皇帝不能隨心所欲,破壞國家正常運行。這本身也符合士紳集團和大地主的利益,畢竟皇帝瞎搞非常容易徵税,雖然誰都知道,皇帝徵税,也徵不到他們頭上,都被他們轉移到了自耕農和佃農身上了。另外就是防止皇帝妨礙他們土地兼併,這才是最重要了,徵税什麼的,多是藉口。對這些地方利益集團來説,只要不攔着他們土地兼併,就都是好皇帝!

就好比宋徽宗,在沒被金兵抓走之前,可是一直被吹捧為明君聖主!要不然這貨也不可能腦殘做出那麼多荒唐事,要知道,以宋徽宗的藝術造詣,智商絕對沒問題。但為什麼會做那麼多蠢事?還不是被人捧的找不到北了。

科幻靈異推薦閲讀 More+
系統求卸載:快穿男神有毒

系統求卸載:快穿男神有毒

烈火狂歌
【女扮男裝+雙強絕寵】做了千百次任務,系統居然中毒?清理病毒,還要綁定另一個系統?!盛世風華萬人迷系統正在啓動,性別正在幻化,請宿主大人做好撩女配的準備!洛白:..
科幻 連載 515萬字